2008年10月2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五版:旁听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300万农民工的权益是我肩上的责任

  口述:吴秀华
  整理:陈岚

  前不久,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了十位“全国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标兵”,宁波市总工会副主席吴秀华是我省唯一一位当选者。
  年逾五十的吴秀华与工会工作结缘已有几十年。在她的办公室里,各种与维护农民工权益相关的文件、材料放满了好几个柜子,工作上的实效更是硕果累累——在我省率先建立职工维权服务中心,创办开通“12351”职工维权服务热线,成立宁波市职工互助保障会,开展农民工关爱行动……这些由宁波市总工会推出的重大举措中,都凝聚着她的辛勤和努力。

  工人出身的“小吴书记”
  要问我为什么会和维护农民工权益这项工作结缘,可能还是源于我的工人出身。
  1972年初,刚刚初中毕业的我,成了一家集体企业的电工,开始了我10年的工人生涯。我们那个时候的年轻人头脑很单纯,只觉得能在工厂做工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
  为了把握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,当时只有初中学历的我,一边努力工作,一边很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和补习文化知识。在党团组织的关怀培养下,我先后入了团入了党,并担任了团干部。
  1981年底,组织上调我到县二轻局担任团委书记;1985年1月,我再次接受组织的调动,到镇海棉纺织厂担任党委副书记,3年后当选党委书记。在棉纺织厂,我与职工群众结缘,并开始走近农民工这个群体。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,这是一个需要沟通和关心的群体。
  当时,我们厂有近5000名员工,其中外来工有1500人。为了能让身在异乡的他们在厂里安心工作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我开始在工作的细节上下功夫。
  外来工远离家乡,工厂就是他们的家。外来工都比较喜欢吃辣,我就请来了他们家乡的师傅掌勺;有外来工生病了,我就带着厂里的干部送医送药上门探望;节假日,安排丰富的文娱节目;春节,为回家过年的外来工购票、安排车辆,并和不回家的外来工一起吃年夜饭;各种待遇一视同仁,对政治上、工作上要求上进的年轻人,会努力给他们提供成长的平台。外来工潘佩霞是当时织布分厂一名年轻的挡车工,是一个工作踏实勤奋的好苗子。在良好的发展平台上,她连年获得各项荣誉,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
  在棉纺织厂的那些日子里,因为平时都能和大家打成一片,职工们都亲切地叫我“小吴书记”。现在,十多年过去了,当我再回厂里的时候,老员工还会这么称呼我,听起来特别亲切。

  体察农民工生存状态
  1997年9月,组织上考虑到我在企业工作的时间比较长、有群众工作的基础,把我调到宁波市总工会担任副主席,至今已11年了。
  随着宁波经济的发展,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,他们中的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、维权意识不强,因此也就成为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群体。作为农民工的娘家人,我感到从源头入手,坚持从法制层面推动维权机制建设,显得更为重要。
  于是,我经常深入到各乡镇、街道和基层企业,和一线的农民工朋友谈心、聊家常。以座谈会、问卷调查等不同形式,对农民工的就业环境、劳动安全卫生、收入状况、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。针对农民工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低、工资收入低、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和加班加点多、工伤事故多的“三低两多”现象,我收集了大量数据,进行了广泛论证,写出了《关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》和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》等一系列详实的调查报告。
  借助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平台,我积极反映广大农民工的呼声和愿望,撰写了一系列关爱农民工的提案,内容有遏制欠薪行为、外来工综合保险、规范劳动用工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、解决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难等等,涉及到农民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让我欣慰的是,这几十条提案,推动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,从源头上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。

  跑出来的维权热线
  这些年,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,大量外来工涌入宁波,他们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。同时,一系列与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相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。于是我们就思考着,要为外来工建立一个通畅的维权渠道。在工会工作人员的精心筹备和各级领导的热心支持下,市总工会建立了职工维权服务中心,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职工维权服务中心的市级总工会。
  中心成立以来,通过向广大职工提供“信访接待、生活救助、医疗帮扶、就业救助、法律援助”等一站式服务,努力“为职工说话办事、帮职工维权解难”。5年来,中心接待职工3万多人次,其中外来工占70%以上。
  同时,为给维权中心争取一个既能朗朗上口又容易被记住的维权热线号码,我开始了杭州和宁波之间的多次“往返跑”,不断地在省、市电信部门和上级工会之间“穿梭”,最终在宁波市总工会开通了“96351”维权热线。当时我想,只要看到这个号码的后两位“51”,应该就能联想到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。热线开通后,马上就“热”了起来,每天都能接到许多来自职工的咨询和求助。而对每一个电话,我们维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及时登记和反馈。
  这一做法得到了省总和全总的充分肯定,后由全总在全国范围统一将号码改为“12351”。如今,宁波市总工会“12351”维权热线每天都能接到许多个咨询和求助电话,为广大职工维权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。

  上门讨薪催生法律监督条例
  我们的热线接到过这样一个投诉:湖北籍农民工小戴在一个造船基地当了4个月电焊工,平时每个月只领到400元生活费。2006年7月,当他向企业提出辞工要求时,单位却给他打了“工价按原定日工资60元的70%结算,到年底来结清”的白条。
  通过热线记录单了解情况后,我与职工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,来到该公司与他们的领导协调,协调不成后,向该公司递交了《宁波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整改意见书》。
  我们的“阵容”引起了该公司的重视,很快,该公司把《整改意见书》反馈到了市总工会。最终,小戴与和他一道辞工并遭遇欠薪的另一位工友,都拿回了全额工资。
  这个投诉到这里也算有了圆满的结果,但同时它也让我深深感到,要确保工会能正常行使监督权,必须从法律层面加以规范。于是,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,我与相关部室的同志一起数易其稿,终于拟制完成了《宁波市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条例》,经过立法程序,于2006年经省、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和通过,成为全省首部关于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方面的地方性法规,为工会实施群众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。
  
  史无前例的工会“担保书”
  2006年10月,安徽籍农民工张德衡工作时被一块木板击中头部,经诊断为多发性脊椎间盘突出,急需手术费7万元。由于施工方不肯支付手术费,手术无法进行,张德衡面临高度致残的危险。2007年1月2日那天,我正好值班,接待了患者妹妹的来访,就立即联系了维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赶赴医院。
  当时,医生向我们介绍,张德衡受伤区域的肌肉已经开始萎缩,如果再拖下去,手术的风险会越来越大。可就是因为对方不肯支付手术费,原定在12月29日的手术已经被推迟。
  于是,我就向医院方面提出,由市总工会出面,为张德衡的手术费用作担保,希望医院尽快安排手术,并向医院出具了“担保书”。当时,张德衡的家人失声痛哭。我当着他们的面承诺:会竭力为工伤农民工维权到底。
  最终手术顺利进行,维权事宜也在众人的努力下,有了较为圆满的结果。事后,为彻底改变工伤职工“农民工多、非法用工多、矛盾纠纷多”的状况,工会着手筹建工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。2007年3月,“安康”志愿者队伍正式上岗。同年12月,市总工会又会同市司法部门,选择市第六医院及一批签约企业,建立了以工伤职工快速救治(先救治、后付费)、困难帮扶、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工伤职工快速救援机制。此外,为了减轻患病职工的医疗负担,我与有关同志一起经过充分论证和筹备,成立了宁波市职工互助保障会,并在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陆续推出了在职职工住院、特种重病、女职工安康和退休人员住院等4项医疗互助保障办法,至今已有50多万人参加,累计有8万多人次享受了互保金近8000万元。
  300万农民工的权益,是我肩上的责任。每每看到职工群众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,我都感同身受。作为一名维护职工利益的工会工作者,我内心都会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:我该为他们说点什么,争取点什么,干点什么。这就是这些年来,我工作的理念,当然,也将是我今后几年工作的最大目标。